top of page
Search
  • Writer's pictureeumi

兵庫縣之赤穗「鹽之國」「日本第一鹽」

Updated: Dec 20, 2020



今次雖然我在新潟佐渡島出發,但相信香港人就可以和我一樣先到大阪伊丹機場再乘巴士往姫路城「大阪(伊丹)機場↔︎姬路站約80分鐘」姫路城周邊均有大型購物商場和各種各樣特色小店,也可以順道遊覽一下姬路城,她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的城堡,由於其白色外牆,也被稱為白鷺城。 作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,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,姬路城既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國寶及國家特別史跡,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。



大家可以瀏覽以下官方網址

https://www.city.himeji.lg.jp/castle/

然後再轉乘JR到播州赤穗車站

https://ako-kankou.jp/salt-city/ja/


播州赤穗

我非常喜歡品嚐日本清酒,最初了解兵庫縣的時候,只知道酒米山田錦。但原來還有一個地方叫「赤穗」。她位於兵庫縣最南端,赤穗市內有四大特色地區:留有古代遺跡的北部,河口三角洲發達舊城的中部,鹽田開發繁華地之南部,天然港口的阪越區。


赤穗接近岡山縣的西面,面向瀬戸内海,她坐擁美麗景觀、歷史悠久古老街道、溫泉赤穗四十七士的物語,在江戶時代因造鹽已稱為「日本第一鹽」的美譽。

赤穗的製鹽歷史可追溯自1800年前彌生時代末期、江戶時代初期已經獲得高度評價製鹽名產地。


日本人對於「鹽」來說,總帶著幾分神聖,鹽並不是普通的礦物,也是飲食文化起源,日本人更在婚禮、葬禮、除魔、祈福都有「鹽」的份兒。

日本傳統料理必不可少的調味料「鹽」,在2019年,赤穗製鹽歷史和文化故事已視作為日本遺產。然而,赤穗鹽有圓潤外觀、柔和味道,是食材的靈魂。若有機會到訪赤穗,可以體驗造鹽過程和感受歷史悠久小鎮的古樸味道,當然也不要錯過嚐嚐清酒呢!



日本造鹽和其他國家、地區有一點不同,他們沒有鹽湖或岩鹽這些天然資源,只可利用海水來煶煉,赤穗本身也正是如此,天然鹽資源匱乏,但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,赤穂近海,海水就是最容易生產鹽的天然資源,因此他們一直利用海水提煉製鹽。但在海水的鹽濃度只有3%,大約一公升海水煮沸,也只能獲得約30克鹽。正因如此,赤穂設計了有效率的方式「鹽田」令海水濃縮和煮沸的技術來提取鹽巴。發展成為日本歷史重要一環,也是赤穗這個日本造鹽歴史的發源地。


他們還有一段歷史時間大約在奈良至平安時代,將海水倒入陶器煮沸提取鹽巴,但非常費時。繼後逐漸開發了鹽田方式,將海水灑在地面上,通過太陽的天然熱能將海水蒸發以濃縮海水,再將濃縮的海水煮沸製成鹽巴,這樣能夠有效率地生產。



赤穗的瀨戶內海一年四季氣候陽光燦爛,非常適合入浜鹽田的製鹽方法。 1645年,淺野赤穗藩家臣淺野長負責接手,開始了大規模的開發鹽田。

當時,通過防波堤和水路可控制海水,並且不論潮漲與否也能有效率地生產,接下來的300年中,這種方法已成為日本主要的食鹽生產方式。


直到明治時代,日本政府引入了鹽專賣制度,以確保國家財政資源並確保日本國內鹽的穩定供應。 鹽務局於1905年在赤穗市成立,如今赤穗市的鹽務局大樓也保持當時的完美的狀態。

儘管製鹽方法隨著時代而變遷,赤穂的製鹽量也佔全日本國內約20%。從瀬戸内海因生産鹽,令赤穗的歷史和文化得以發展和成長,而今赤穗仍然是有“鹽之國”之稱。


大家可以瀏覽以下官方網址

https://ako-kankou.jp/salt-city/ja/


bottom of page